我想成为汉学家-首部土耳其本地汉语词典出版 南开大学留学生编写

点击:

首部土耳其本地汉语词典出版 南开大学留学生编写


2016-07-06 前沿新闻


    6日前沿新闻记者获悉,土耳其小伙白徐克和他的研究生导师欧凯教授共同编写的汉语土耳其语词典出版了。这是第一部在土耳其本地出版的汉语词典,一共收录了9600个常用词汇。

    “我当时正在伊斯坦布尔的海峡大学参加一场研讨会,突然接到出版社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词典出版了,我立即高兴地叫了起来!”白徐克回忆道。

bdba2c1.jpg


    这位29岁的帅气小伙,是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高级进修班的一名留学生。今年9月,他将回到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攻读汉学系博士。

    他的导师欧凯教授,是土耳其唯一的中文教授,从事安卡拉大学汉学系教学工作已经30余年。2014年,欧凯教授受到土耳其一家出版社(Engin Yaylnevi)的邀请,请他针对土耳其的初级汉语学习者,编写一部本地的汉语词典。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我也是从学习汉语开始,喜欢上中国文化。如果这部词典能够出版,可以帮助更多的土耳其人民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也有助于拉近中土人民的文化距离,进一步推动中土两国的文化交流。”出于这样的考虑,欧凯答应了出版社的邀请。

    白徐克是欧凯教授的得意门生,欧凯请他一起开展工作。由于之前没有人在土耳其出版过汉语词典,师生二人只能从零开始。从词汇筛选、词性归类、中土翻译、例句选择,两人参考了多个版本的中国汉语词典,广泛了解了土耳其本地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开始着手编写,前后用时近一年,最终收录了9600个常用词汇。其中包括土耳其语中的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常用外来语、重要地理名称以及部分缩略语。

    “汉语和土耳其语差异较大,我和老师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前前后后修改了几十遍,才最终完成。”白徐克说,“词典编写是一项严谨且不易的工作,在编撰过程中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因为编写词典,白徐克对汉语、对中国文化更加“上瘾”。他在硕士论文中以《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三国——拓跋、柔然、高车》为题,对中国古地域历史进行了更深度的溯源。为了搜集材料,白徐克跑遍了土耳其的各大书店和图书馆,“在我们国家,关于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是很少,根本不够用,我觉得自己需要去中国搜集搜集。”

a936af4.jpg

    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白徐克于去年9月来到南开大学进修。学习之余,白徐克最常去的地方是天津图书大厦,最大的爱好是搜罗中国的古籍。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购买了70多套关于中国历史的古籍,其中最庞大的当属《二十四史》,“当时买的时候特别高兴,现在就愁怎么带回去了!”白徐克笑着说道。

    在一次汉语精读课上,白徐克向同学和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这部词典,班级导师关键看到后说,“这部词典的编写者既有汉语教授者,又有汉语学习者,双重的视角在词典编写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它会更加清楚学习者在初级阶段需要哪些词汇,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编写者当地人的身份,对土耳其语言、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够让词典的编写更加准确。”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广海外汉语教学,但在推广中发现,有很多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没有本语言对应的汉语词典,更没有所在国、当地成员参与编写的词典,学习者使用的基本都是单一由中国专家编写的词典,不够本土化。“所以在看到这部词典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成果,是我们今后探索的方向。”关键谈到。

    2015年4月,这部本地化的汉语词典在土耳其出版,首次印发3000册,每本定价20元人民币,于土耳其各大书店出售。预计今年年底,这部词典的升级版也将与土耳其的汉语学习者见面,收录词条数量增加到近2万个。

    在被问及将来有何打算时,白徐克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汉学家!”是的,不是汉语老师,也不是汉语翻译,是汉学家。“我知道自己离这个目标还很遥远,但是它在我的心里异常清晰。我会向我的导师学习,向土耳其汉学系专业的开创者Wolfram eberhard教授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土耳其人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为中土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友情链接:   南开大学国际交流处 南开大学文学院 汇率查询 留学生在线申请系统 口音汉语在线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 +86-22-23503615   电子邮件:hyzsb@nankai.edu.cn
地址:[八里台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津南校区]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二期雅深路。
ICP备案号:津ICP备12003308号-1


* 扫描访问汉院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