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南开大学第二届“理论之星”评选结果揭晓。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爽等10名学生荣获“理论之星”称号。本次“理论之星”评选培育工作于去年9月底正式开展,共吸引全校23个学院近200名学生报名参加,参赛选手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参加学习考核、理论文章撰写、社会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答辩。日前,两届学生“理论之星”代表进行了座谈。南开新闻网正陆续刊发获奖同学的心得体会。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生 王嫒
我是第二届“理论之星”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大三学生。这场历时近两个学期的比赛,着实让我震撼。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学习理论的热情,感受到了渴望进步的迫切愿望,更感受到了南开学子心怀家国的“大”情怀。
曾经的我,自认为是一名爱国青年,尤其是面对身边总是跟风质疑祖国、诽谤祖国的人时。直到参加这场比赛,遇到如此优秀的各位“星星”时,我才明白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爱国青年。
爱国,不仅限于和诽谤祖国的人辩驳,更在于身体力行,用实践验证理论,用铁的事实说话。大一时,我加入了校团委,是一名只会观摩团日活动的观摩员,在这期间我逐步成长为一名会主动关注时政新闻、学习党团先进理论的预备党员,进步不小,但我把当时的自己称为只会接收知识的“理论家”。大三,我继续留在校团委锻炼,这次作为团日活动的组织者,我发现了团学工作中一些共青团员身份意识不强、团学活动机械化等问题,并且产生了要改善这种情况的意识。参加“理论之星”比赛,于我来说,是一个临界点,是把自己的爱国之心升级到服务之能的临界点。在了解到同伴们深入农村实地调研精准扶贫的行动后,深受这种实践精神启发的我,在这个寒假就组建了一支实践队伍,去到天津的一所中学,现身说法,同时就中学共青团发展的现状和中学共青团员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我想说的是,理论要学,但不能白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功效,理论用于实际,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吸引更多青年一同学习理论。
还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我们做事,要永葆初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开始就有同学问我,都大三了怎么还参加这么占用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呢?回头想想,当时报名没有想到会得到什么荣誉,初衷就是因为兴趣,因为想弥补未能参加第一届“理论之星”的遗憾。从来没想过我能找到一支志同道合的队伍,找到一群惺惺相惜的同伴,更没想因此坚定了我留在南开成为一名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南开气质是一种“公能”情怀。感谢南开在我价值观形成的这一重要人生阶段影响着自己,我也庆幸自己选对了学校;因为在南开,我成为了自己最愿意成为的人。因为自己受到助益的成长经历,所以我更清楚,在大学生活中,受到正确方向的指引,对于一名青年来说有多重要。所以我坚定地想成为一名辅导员,想尽己之力帮助学弟学妹们,在南开,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更成长为有“大”情怀的南开青年、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