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教院和汉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导航站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踏寻红色足迹”专题实践活动

点击:


本院讯(通讯员 刘脉含 摄影 李润涵)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促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切实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爱国宗旨,同时加强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导航站建设,10月15日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专职组织员导航站组织学生党员骨干前往蓟州区穿芳峪镇东水厂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踏寻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蓟州区穿芳峪镇副镇长李长学、穿芳峪镇旅游办王亚军、穿芳峪镇东水厂村党支部书记陈永生;国教院和汉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袁芳、院党委专职组织员王居尚、院团委副书记邢北辰等参加。

依托乡村工作站打造特色品牌

国教院和汉院一行首先来到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所在的蓟州区穿芳峪镇东水厂村,与蓟州区穿芳峪镇人民政府、东水厂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交流会上,穿芳峪镇人民政府领导对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双方结合学院特色、村镇现状等方面展开交流。

长学指出,穿芳峪镇秉承“红+绿”发展模式,即红色主题教育和绿色生态建设。并表示,目前乡镇的文旅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希望能够通过双方的共建合作,打造出“老少皆宜”的文旅产业链和特色红色实践基地。陈永生从居住人口、占地面积、红色历史记忆、生态旅游构建等方面,针对东水厂村的具体情况展开介绍。

国教院和汉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袁芳表示,南开大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专业特色与穿芳峪镇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袁芳指出,国教院和汉院的特色之一是“国际化”,特色之二是“民族化”,特色之三是“传统文化和美育建设”袁芳表示,要想把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就要进行实际的走访调研。院党委专职组织员王居尚、院团委副书记邢北辰则将社会实践和村镇发展相融合,指出“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重视社会实践,履行师生四同”历来是南开大学的优良传统,今后学院师生可在村镇开展暑期特色夏令营,结合当地特色设计课程,优化乡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同时将以学院的国际化视野、美育教育优势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特色为切入点,助力穿芳峪镇文旅融合,助力国际化传播和拓展;用南开美育特色为教育文化赋能,以南开传统艺术教育点亮乡村建设,凭借南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走访红色遗址,感悟革命精神

下午,村镇负责人带领学院师生参观神槐、十三团临时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址。通过刘书记的生动讲述,师生对包森、李子光等抗日英雄,石海、老虎顶等战争故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党员骨干纷纷表示伟大的抗日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忘先辈嘱托,砥砺自强

走访警示教育园,铭记历史,勇毅前行

随后,师生随当地负责人共同走访中华劳工血泪史警示教育园。抗战时期,东水厂村是蓟县红色堡垒村,因此留有许多抗日遗迹。中华劳工血泪史警示教育园重现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同胞的残害压迫,和红色堡垒英勇无畏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村负责人逐渐深入的讲解,师生在绿水青山中感悟红色能量,定当以史为鉴,勇毅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本次交流,双方最终就乡村振兴合作共建达成共识。芳峪镇东水厂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工作站为依托,同时以学院国际化视野和民族文化传承为着眼点,赓续红色血脉,助力穿芳峪镇东水厂村文旅发展。同时结合学院自身特色,促进当地教育振兴,打造“走向国际”又“接地气儿”的中国式特色乡村让红色精神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友情链接:   南开大学国际交流处 南开大学文学院 汇率查询 留学生在线申请系统 口音汉语在线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 +86-22-23503615   电子邮件:hyzsb@nankai.edu.cn
地址:[八里台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津南校区]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二期雅深路。
ICP备案号:津ICP备12003308号-1


* 扫描访问汉院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