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洋)昨天下午,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的专家们走进天津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一场体验式艺术讲座《神奇的京剧打击乐》。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佳教授、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艺术指导教师王钦作为主讲人,从中外打击乐器的起源与分类讲起,着重介绍了京剧打击乐的构成、艺术职能,并在现场乐队的配合下通过对“喜怒哀乐”“趟马”“行船”“上楼下楼”等程式动作的演示,生动诠释了京剧打击乐在营造戏剧环境、强化表演效果、刻画人物心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京剧打击乐即指“锣鼓经”的演奏,在京剧演出中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和艺术作用,正所谓“无锣鼓不成戏,有了好的锣鼓,戏曲才会更精彩”。在活动现场,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的老师们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京剧“武场”伴奏所用的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种打击乐器,并邀请多位同学上场体验演奏。
同时,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还为参加互动的同学们赠送了新书《我们的国粹·京剧故事》,引领同学们通过阅读一同探寻中国戏曲成长的足迹,发现戏曲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谈及此次讲座,刘佳表示:“打击乐是中国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同学们能从锣鼓喧天中领会京剧的艺术语言,能从演员们严密精准的配合中,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性思维和其中所蕴含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图为专业演员与学生互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神奇的京剧打击乐。
本报记者 张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