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记者 王云丽)如何让汉语初学者地更好地掌握汉语?如何在课堂上更为有效地开展汉语口语二语教学?针对这一系列专业问题,汉语言文化学院近日邀请到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沈禾玲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汉语口语初级课堂教学模式:口语与字词》的主题讲座。
对于初级汉语口语的学习,沈禾玲教授在对单项操练教学方式进行介绍之后,引进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之对照。对此,沈教授具体阐述了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的原则及课堂教学模式,并针对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列举了相关实例。针对初级学生汉语字词的学习,沈教授则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一个相关的教学策略,即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沈教授提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协助学习和过程---导向形式教学。沈教授强调,主动学习是知识与思维的同时习得。讲座上,沈禾玲教授还引入了具体例子来启发在座师生应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使学生主动习得汉语字词。
持续近2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在汉院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作为研究生学术系列讲座之一,本场讲座不论是从学术视角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通过今天沈禾玲教授对汉语二语初级课堂模式的介绍,让我对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我今后参加汉语教学的工作大有裨益。”一位汉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