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遣唐使”
他们是南开大学里29位特殊的印尼学生,他们还将是未来融合两国文化的最佳翻译官。天津聚龙试图这样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难题。
在印尼人王凯泽(DIKl GARWA GINANJAR)眼中,中国与印尼的生活有太多不一样。印尼公交车从哪里都可以上,到哪里都可以停,而中国公交车的停靠有固定 地方;印尼人大多骑摩托车,而中国人骑自行车;王凯泽 在印尼使用Facebook聊天,在中国他开始使用QQ……
王凯泽并非来华的商人,也不是游客。他是天津聚龙 集团选拔的印尼籍员工到中国留学中的—员。与他同期来到中国的还有29位同胞。他们不光有在聚龙印尼区已经工作2年以上的优秀员工,还有刚刚大学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中国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聚龙集团从2006年开始 南下印尼,在加里曼丹岛建成厂中国企业海外的第一个棕榈种植园。目前,聚龙核心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3%,紧随逾百年历史的行业领先企业。在海外共拥有8家子公司、4个生产基地、8个研发中心,以及面积为日8.4万公顷并在不断扩大的棕榈树种植园。(详请请于Gemag.com.cn 查阅《印尼风情录》—文)
到去年时,聚龙海外分支机构的部门以上负责人中外籍人员比例已达到半数。如果将种植园原居住地的工人统计在内,其员工78%为外籍。—个跨文化管理的难题很现实地摆在了这家国际化经验尚浅的中国企业的桌面上。
在实践探索中,聚龙制定出海外架构人才体系模式,解决国际业务急速拓展过程中,文化差异和人才短缺的障碍。从去年开始,聚龙有步骤地把人才送到国外培养。员工越来越频繁地来穿梭于中国与印尼之间。
周吉(RIFQY ALIFYA RAMANTYAS)的故事和王凯泽差不多。2011年11月,聚龙在印尼的卡布瓦斯和巴郎卡利亚地区的大学和高中行校园招聘,招收以农业为主包括IT、管理、会计等专业的印尼籍毕业生。印尼茂物农业大学海洋学专业毕业的周吉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周吉经历的第一轮培训从种植园生活开始,全面学习关于棕榈种植园的知识。周吉在第二种植园的地里学习种植、立桩、堆叠、水系统管理等。在此期间,培训生创办厂学员内刊,刊登了专业知识“火虫的控制”、“油棕剩余果串”等。4个月的培训结束,从40人选出厂29位学员前往中国。
这是23岁的周吉第一次出国。成为聚龙去年11月设立的“常青藤”项目的第一批“遣唐使”。从今年4月起,他们在南开大学开始—了为期—年的学习。此后,每年—届,生活及学习费用全部由聚龙承担,为此每年要开支近300万元。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员工培训。”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立新告诉《环球企业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也带给学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的亲近感,他们回去后会是一粒文化融合的‘种子’。”王立新认为,聚龙与南开大学的语言文化长期培训项目,堪称是中国企业文化输出的一个实践样本。
聚龙学员在汉语言文化学院接受“订单培训”式的学习。除了学习定制的汉语教程,学员有机会接触包括太极拳、书法、烹饪、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聚龙企业文化、商务礼仪等也作为必修学分植入课程体系。
眼下正值暑假,“常青藤”学员分散在聚龙总部和中国各地工厂实习。每个人的实习安排与自身背景和擅长结合在一起。华裔学员张浩直用汉语说:“与印尼本土企业不同,聚龙的工作速度很快,有事情立即解决。我的工作思路已经像中国这边了。”最近在读《弟子规》的王凯泽说:“来的时候我已经有目标,就是学好语言,把文化带回去。”
在建立印尼业务的过程中,聚龙发现,原居民谙熟本地需求,在管理本民族员工上有情感、资源以及共同信仰的沟通优势。这些在中国工作学习过的印尼员工,有望成为未来的当地管理者。他们将扮演中印双方员工刘之“粘合剂”的作用。
今年2月,聚龙还设立“金棕榈”项目,在中国员工和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每批30人左右、需要经历半年培训的储备人才,为拓展印尼区业务做准备。现在,“金棕榈”项目第一期留下的20位合格人选中,5人已经派往印尼。
“常青藤”和“金棕榈”成员之间有频密的交流活动,在周末,两组学员会一起参加游览、会餐、体育比赛等活动。
今年5月,聚龙还设立了由高管组成的服务支持小组,包括种植园董事、监事,以及当地技术方面的总经理,如果在沟通中遇到问题,可提请服务支持小组解决。从机制上增加了一个文化冲突的缓冲带,因此,高管服务支持小组也被称为“软界面”。
三年前,当孙忠宝被派往印尼担任管理职务时,他随身带着“印尼语300句”,—年下来,用坏了两个电子词典。但是,“总不能要求外派的高管能懂得所有地方的语言吧?”聚龙集团党委副书记孙卫军说。聚龙意识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官方语言最终还是汉语。通过“常青藤”和“金棕榈”项目,聚龙把对外汉语教学提升到文化战略的地位。孙卫军说,聚龙所做的不再是简单的文化融入,而是建构一个跨越不同文化的沟通平台。印尼只是第一步,在正在开拓的非洲市场,以及更多海外地区,最终都要形成同一个对话体系。孙认为,越到高层沟通中标准化的东西越少,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成为关键。
现在,聚龙正计划将学员找到的中印两国差异汇总起来,形成一个“中印学习文化生活差异手册”。“沟通就是要消除差异。”孙卫军对《环球企业家》说,“差异找的越多,差异的地方越少。”
----转自《环球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