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胥洪基 摄影 刘笑)3月28日下午,汉语言文化学院首届风筝节在总理像前的草坪上开幕。
风筝是中国的传统玩具,早在东周时期,墨子就发明了风筝,后经鲁班等人不断改进,形成了今日所见的风筝。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有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都具有非常美好的寓意。而在春日里放风筝也有“放晦气”之意,即摆脱去年的晦气,获取新的一年的喜气祥和。
总理像前本就游人如织,再加上今天的活动,汇集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也有人直接加入了放风筝的行列。天气不给力,然而整个草坪上都是为了寻找合适风向而跑动的人群,颜色和样式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上或高或低的飞动着,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欢笑。
除了中国学生参与其中以外,还有几位外国留学生也加入到放风筝的行列,她们也乐在其中,享受着放风筝带来的趣味。
风筝放罢,主办方还为参与者准备了从“风筝之都”潍坊带回来精美的小礼物。汉语言文化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干事李彬表示:“风筝艺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举办此次风筝节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家参与到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弘扬下去。”
据悉,除了此次风筝节外,汉语言文化学院还在二主楼举办了风筝展,展览的都是从潍坊带回来的手工制作的风筝。(编辑 高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