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倩)5月12日,汉语言文化学院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党支部和语言及应用语言学党支部全体党员赴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进行了参观。
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始建于2002年,是医学伦理学教育基地、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中陈列着天津医科大学创始人、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捐献遗体留下的部分脏器标本和遗体捐献者遗嘱原件。
进入展厅之后,由天津医科大学的讲解员向同学们一一详细地介绍了展厅中图片以及文字背后的意义。朱宪彝老校长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放在这间展厅中最醒目的位置,讲解老师说道:朱先生把捐赠遗体看做“医学家最后的归宿”,此刻,朱宪彝捐献的心脏、肝脏、肺等内脏器官安静地陈列在展厅东方,同学们近距离感触到了朱校长对医学事业赤诚的热爱之心,并且肃然起敬。展厅的最后一部分是社会各界遗体志愿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亲笔书写的遗嘱,同学们都被为了医学发展无私无畏先驱们朴实真切的遗嘱所深深感动,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岁月无痕,人间有大爱”的真正含义。遗体捐献志愿者以自己最后的奉献铺就了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的阶梯,向社会树立了无私、无畏的人性美的典范,堪称无语良师。
汉院学生党支部自2014年清明节启动“生命的力量”主题活动,以人的“生老病死残”等关键词为线索,先后赴天津市中心妇产、天津市自闭症儿童研究中心,通过开展主题团辅、心理测量、护花行动等途径,引导学生在体验生命过程的同时,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更加珍惜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次参观是“生命的力量”主题活动的最后一次实践,随后党支部还将整理前期的成果进行集中的展示与讨论,向全校学生传递“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