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静秋 摄影 任永华)5月26日,南开园弥漫着清新的粽香。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芬兰、泰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的近百名“洋学生”,聚集在汉语言文化学院活动室,大家包香粽、做香囊、编彩线……共同迎接端午佳节的来临。

活动现场,学院特别邀请了专业教师前来指导学生如何包粽子。“我来了中国一年,吃过但从来没有自己包过粽子。”来自美国的司凯琳在老师的指导下拿着两片粽叶缠来绕去,总觉得动作别扭,但却乐此不疲。

对面意大利的留学生安娜却被自己包的粽子逗乐了,“老师刚才包出来的粽子是三角形的,我的却是四边形的,这样也算是粽子吗,真是太难了。”

除了包粽子以外,旁边桌上的做香囊和编彩线活动也让留学生们觉得兴奋不已。潘安东是一名来西班牙的中级进修生,对做香囊“情有独钟”,“我到中国旅行时有看到商店在卖香囊,今天自己亲手做,感觉很有意思。老师刚才介绍说,香囊里面的东西还有一些功效,我觉得很神奇。”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介绍端午节的短片。留学生们了解到,端午节这一天,中国民众往往会举行赛龙舟、插艾草、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纪念诗人屈原,当天还有挂菖蒲、熏艾草、喝雄黄酒等活动。“我发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仪式,我很感兴趣。”来自土耳其的苏妍说。

“学习一门语言除了解文识字,最难的还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汉语言文化学院负责人介绍说,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学院都会组织放风筝、滚铁环、包粽子、做月饼、赏菊花等活动,这种体验互动性的活动更容易被外国留学生所接受,他们会把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带回自己的国家,让中华文化更多地向海外传播。”

据悉,汉语言文化学院目前共有留学生684人,总共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学院目前已与天津戏剧博物馆、天津鼓楼博物馆、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等13家单位合作成立了留学生文化实践体验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