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2日消息(记者陈庆滨通讯员郝静秋张奕涵)党的十九大近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事,也引起了在华留学生的热切关注。11月1日,来自俄罗斯、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埃及、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意大利、韩国、泰国等12个国家的20余名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老师围坐一堂,聚焦“十九大”,共话心中中国这5年来的变化。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立新介绍,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教学楼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平台推送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并针对中国学生、留学生各有侧重,使大家都能够深刻领会大会精神。“最近在微信、微博朋友圈看到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带一路’的新闻,我特别喜欢中国,很开心中国成为一个更好更大更发达的国家。”来自埃及的刘正曦在交流座谈会上高兴地说道。
罗马尼亚的慧兰已经在中国待了三年,通过电视新闻,她对十九大有了一定的了解。慧兰告诉记者,“相关的报道在罗马尼亚也有播出,我的父母告诉我,他们在罗马尼亚也看到了十九大的新闻,十九大告诉他们中国未来五年要做什么。这让我觉得有些吃惊,不禁感叹十九大有这么高的国际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
在当天的交流对话中,当汉语言文化学院2015级中国本科生曲雯倩在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观念”等内容时,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习近平主席去年来到塞尔维亚访问,与我们建立了相关合作,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非常支持、也非常感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来自塞尔维亚的莫莉真情地说道:“当听到习近平主席说‘世界命运掌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时,我深感中国有着强烈责任感。塞尔维亚虽然很小,但是塞尔维亚的心与中国一样‘大’,我们一样热情,一样友好,一样热爱和平。”
刘正曦也赞同道:“我最关注的是‘一带一路’。这项互利政策让埃及和中国深化了友谊,也促进了埃及的经济发展。”这位刚来中国一个多月的埃及小哥,已经在国内学了两年中文,中文水平十分流利的他坦言最近看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佩服中国政府查处腐败分子的决心,希望埃及向中国学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埃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慧兰和莫莉都想要在毕业之后,成为一名文化交流使者,增进中国与自己国家的友谊。而中国的变化发展则让哈萨克斯坦的缇娜深深留恋,“我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国了,我想毕业以后留在中国生活。”
“爱中国!爱南开!”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中国点赞,为南开点赞。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邢丽芳鼓励道,不论来自哪个国家,大家都是充满希望的青年一代。希望青年人都要学好本领,勇担重任,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为国际和平与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从改革开放到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中心的舞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中国。到去年为止,在华留学生总数已经突破44万,留学生的生源国家和地区达到了205个。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作为学校专门从事留学生教育的一个专业学院,近年来留学生人数也持续增长,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这些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增长尤其明显。
王立新表示,“在此背景下十九大的召开,以及十九大所制定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方略,就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我们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者,有责任把十九大精神传播给国际学生。因为留学生是不同国家了解中国、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自己讲,我们还要让那些懂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跟我们一块儿讲!汉语言文化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素质,推出富有南开特色的教材,梳理文化类课程,进一步发挥好近20个中华文化体验基地的作用,大力推行敞开式教学,充分利用南开大学各学科优势,并邀请海内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创办一个与时俱进的“‘大汉院’”。